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厦大团队发现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新靶点” 正文
时间:2025-11-15 20:48:3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国际新闻
厦门日报讯 记者 佘峥 通讯员 谢晨馨)厦门大学团队“揪出”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损伤的“子弹”,并研发出一种潜在抗体药物,为这一“最昂贵的疾
厦门日报讯 (记者 佘峥 通讯员 谢晨馨)厦门大学团队“揪出”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损伤的新靶点“子弹”,并研发出一种潜在抗体药物,团队为这一“最昂贵的发现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厦大昨天对外发布消息,干预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赵颖俊教授团队,茨海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张巍副教授团队以及澳门大学明晨助理教授合作的默病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靶点新靶点,并研发出一种有效且副作用较低的团队潜在抗体药物。
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神经科学顶级期刊《神经元》。发现
找到致病的干预tau蛋白
针对其研发出抗体药物
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茨海是默病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疾病。因为平均生存周期较长、新靶点医疗照护费用高等,团队该病也被称为“最昂贵的发现疾病”。与健康人相比,AD患者的大脑出现明显萎缩,这主要是因为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死亡引起的,这也是AD病人脑功能受损的最主要原因。
赵颖俊介绍,目前用于治疗AD的药物只能适度缓解病人的痴呆症状,但是无法治愈疾病,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这些药物无法阻止大脑中神经细胞的死亡。研究发现,AD病人大脑中存在一种被称为tau蛋白的沉积物,这种沉积物可能是造成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因子,但一直以来还缺乏清除这种毒性蛋白沉积物的有效且副作用较小的方法。
赵颖俊教授团队此次的突破,是发现了导致神经元死亡的毒性tau蛋白形式,同时研发出了针对毒性tau蛋白的新型潜在抗体药物,这种药物能有效抑制tau蛋白沉积物引发的神经毒性,并在进一步的小鼠实验中,用该抗体药物成功清除了致病蛋白沉积物,实现了对疾病的治疗。
具体来说,厦大团队研发了一种特异性识别磷酸化tau蛋白p-tau217的抗体,——通过抗体对AD患者脑脊液中p-tau217的水平进行检测。他们发现p-tau217在AD患者中显著升高,随着患者疾病的发展,p-tau217水平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团队认为p-tau217是治疗AD的潜在靶点。
此前研究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是由于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和过度沉积引发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元损伤等一系列级联反应造成的。
赵颖俊做了个比喻:如果β-淀粉样蛋白是触发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扳机”,那么,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是引起神经损伤的“子弹”,“用通俗的话说,我们针对的是‘子弹’。我们找到了具有致病性作用的tau蛋白,并针对其研发了抗体药物”。
可在疾病早中期进行治疗
还可改善运动功能
据介绍,已有研究公布了很多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靶点,其中针对β-淀粉样蛋白靶点的研究较热门。但是,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干预要在早期进行,很多病人一经发现,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厦大团队针对tau蛋白的治疗可以在疾病早中期进行,此时病人已经具有较高的tau蛋白沉积病理,处于这一阶段的患者群体在临床上更容易被诊断,数量也较多。
此间的评论因此认为,这为解决神经元死亡这一AD治疗的瓶颈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更重要的是,这不是纸上谈兵的研究,该团队在发现靶点的基础上研发了针对性抗体药物,并在动物模型实验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对疾病动物进行了抗体治疗,发现经过抗体治疗后,动物脑内的tau沉积物明显变少,同时神经细胞死亡和大脑萎缩的情况得到明显抑制,认知功能得到了改善。
同时,这一治疗方法还可以改善运动功能,不会造成明显的副作用。
赵颖俊透露,团队的主攻方向是将这款抗体药物推向临床。
名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俗称老年痴呆,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疾病,近年来也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的心智功能逐步丧失。据相关报道,全球平均每三秒就有一位老人被确诊该病,我国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短时候煤市回热,延绝性若何?2025-11-15 20:42
长三角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前两月全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7%|快讯2025-11-15 20:35
ESG信息披露严格监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实现ESG信披全覆盖|聚焦博鳌2025-11-15 20:17
实探北京线下金店:店内人山人海仿佛“菜市场”,消费者越涨越买|新春走基层2025-11-15 20:04
化工用煤已经占产区市场煤需供半壁山河2025-11-15 19:32
全面推开市值管理考核!央企上市公司如何突出价值创造导向?2025-11-15 19:28
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分量足:GDP超126万亿,同比增长5.2%2025-11-15 19:22
如何增进老年人福祉?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建议加强老年教育投入保障|两会声音2025-11-15 19:02
多重成份共振 煤市浓季不旺特色或者愈收现隐2025-11-15 18:49
古陶瓷溯源破局: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2025-11-15 18:34
短时候煤市回热,延绝性若何?2025-11-15 20:45
央企反腐又打一虎!卸任9年后中国电建原董事长范集湘被查2025-11-15 20:18
需求复苏带动“经济风向标”回暖,1月PMI超季节性回升背后2025-11-15 20:08
中国商务部部长会见美国贸易代表,两国贸易即将迎来新转折点?2025-11-15 20:07
兖矿能源妨碍2022年中期事业申明会2025-11-15 19:51
五大建筑央企前两月新签合同总额超1.1万亿元,建筑业景气度继续回暖2025-11-15 19:25
迈向零碳电力时代:大力推进电力低碳转型,让以碳价为主的绿色环境价格发挥作用|聚焦博鳌2025-11-15 19:14
ESG信息披露严格监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实现ESG信披全覆盖|聚焦博鳌2025-11-15 18:48
开足马力保障电煤运输2025-11-15 18:21
消费踩油门!2023年社零总额创历史新高,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2025-11-15 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