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又有新进展!看病“一卡通行”,三地全面取消异地就医备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看病
3月31日,地全地医据北京市医疗保障局消息,消异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方便京津冀参保人员区域内异地就医,北京市医保局、天津市医保局、河北省医保局已于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京津冀区域内就医视同备案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明确,京津冀各统筹区参保人员在三地区域内所有定点医药机构住院、普通门诊就医、购药,无需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的战略方向,推行以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而此次政策推行再次释放了重要信号,一是医疗资源将更加均衡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重要的一环,要让北京、天津的医疗资源向河北区域更好的延伸;二是有利于提升行政效率,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能;三是在保障基本民生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提升人民群众是获得感和幸福感。”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分会秘书长、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异地看病报销复杂一直是困扰老百姓的一大难题,深化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是完善医疗制度、解决人民群众突出关切的重要改革举措,有利于破解异地就医不便等堵点、难点问题,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快医疗协同发展
自2018年,京津冀三地便联合开展了医疗协同发展试点工作,试点包括建立跨省份医保支付结算制度、推进医共体建设等。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医保服务水平和质量,还能够有效缓解因异地就医带来的困扰,加强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三地的医疗协同发展在异地就医方面再次向前迈进。
今年1月1日,天津市在滨海新区启动京津冀异地就医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免备案”试点,滨海新区参保人前往北京市、河北省就医发生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可直接结算,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2月10日,河北省取消了参保人员到京津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参保人员在相关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可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
而如今,随着《通知》的发布,京津冀三地异地就医手续实现了进一步简化,三地全面打通异地就医渠道。
据《通知》显示,自4月1日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各统筹区参保人员,持社会保障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在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定点医药机构住院、普通门诊就医、购药,均视同已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可直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至于报销待遇方面,参保人员区域内发生费用的医保报销待遇不变,将执行参保地相关政策。此外,北京市已有180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医保异地直接结算服务,津冀两地参保人员可持社保卡在定点药店直接结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
值得注意的是,门诊慢特病就医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仍需要按参保地规定办理慢特病资格认定及登记(备案)手续。
便捷群众异地就医
天津市医疗保障局表示,按照通知规定,我市将全面实现京津冀区域内异地就医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免备案”,天津参保人的医保就医凭证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实现“一卡通行”,促进群众异地就医报销更加方便快捷。
北京市医保局称,此举极大简化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为三地参保人员在京津冀区域内就医购药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据了解,北京市开通实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已实现异地参保人员住院费用、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北京市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应将异地就医人员纳入本市统一管理,在医疗信息记录、绩效考核、医疗行为监控、费用审核、总额预算等方面,提供与本市参保人员相同的服务和管理,并在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服务协议中予以明确。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取消异地就医备案对解决京津冀地区的医保互通方面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而解决协同发展中存在的医疗机制和体系问题,加强三地医疗资源的合理有效流动,缓解医疗资源的困境。因各地区的经济条件、医保政策、医保承受能力、医保费用缴纳数量等都不相同,备案程序的设置能够提升处理的速度,提高异地就医的可靠性和成功率,使患者异地就医更加方便。
对广大就医患者而言,取消异地就医备案将带来更加便捷、快速的医疗服务。那么对医疗机构而言,此举又会带来怎样的挑战?
邓之东表示,取消异地就医备案对医院的经营管理会产生一些影响,医保患者可以在医疗服务机构之间自由选择就医,医院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医院收入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本地患者收入会减少的同时外地患者收入增加,医院市场竞争加剧,医院跨地域合作和服务模式优化,促进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