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大潮将至,智能制造行业望长期受益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程阔 北京报道
11月30日,数字受益工信部发布了《“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化转明确了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潮将长期下一步目标。《规划》显示,至智造行到2025年,业望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5。
“十三五”期间,两化深度融合也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我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4.6%、69.8%和74.2%,“十三五”以来分别提高9.2、14.9和12.2个百分点。
因此,《规划》提出,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领域加速渗透,范围显著扩展、程度持续深化、质量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的发展目标。在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绿色制造、安全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整体水平持续提高;制定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构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体系。
对此,信达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蒋颖认为,传统制造业基数大,数字化程度不高,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市场空间巨大,在《“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的指引下,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将坚定推行,智能制造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高,相关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两化融合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看来,两化融合是一个大概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技术深刻变革条件下两化融合的一个发展阶段,也是当前两化融合的工作重点。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数据驱动的企业业务、组织、商业模式变革转型。”谢少锋在发布会上表示。
事实上,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信部先后推动出台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而此次《规划》的出台,结合了不同行业融合发展的差异性,在原材料行业、装备制造行业、消费品行业提出了发展重点。
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江明涛表示:“原材料是工业经济的基石,推动原材料行业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在于建设和推广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监控及管理,加速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工业数据集成共享,实现生产管控一体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在原材料行业的细分领域——钢铁、石化化工、煤炭,《规划》提出了不同的数字化转型重点。
比如,聚焦钢铁行业聚焦设备维护低效化、生产过程黑箱化、下游需求碎片化、环保压力加剧化等痛点,《规划》将以工艺优化为切入点,加速向设备运维智能化、生产工艺透明化、供应链协同全局化、环保管理清洁化等方向数字化转型。
江明涛表示:“装备制造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推动装备制造行业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在于提升智能制造供给支撑能力,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围绕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装备领域,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装备的预测性维护与健康管理。”
在航空航天领域,《规划》将聚焦数据源差异大、模型适配性差、管理调整能力差、故障预测能力差等痛点,以网络化协同为切入点,从整合研发资源、重构生产范式、变革管理模式、提升维护效率等方向进行数字化转型。
此外,消费品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规划》将重点落在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消费品行业的柔性生产和产需对接,开展基于消费数据的用户需求挖掘、产品研发、智能生产和数据增值等服务创新,推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
智能制造行业迎来发展
相交于新兴行业,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更加急迫,市场空间也更大。
蒋颖认为,传统制造业基数大,数字化程度不高,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市场空间巨大,在《“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的指引下,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将坚定推行,智能制造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高,相关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此外,他还认为,流程型智能制造至少在未来 3-5年内有望持续保持高行业景气度,相关行业充分享受需求扩张与国产替代加速带来的行业红利,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公司业绩长期向好发展。
比如,宝信软件作为深耕钢铁信息化、工业软件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望长期受益于整个钢铁行业收购兼并所产生的智能制造新需求。
银河证券分析师吴砚靖认为,由钢铁行业向各行业扩展,多因素驱动宝信软件成长。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工业互联网市场核心产能未来5念预计将保持20%增速成长,政策端持续加码新基建,并向“中国智造”转型。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国家能源局五项要收保障煤冰提供 精心自动做好迎峰度夏工做
- ·目下现古的煤冰市场:为甚么小大涨不起去,也深跌不下往?
- ·需供不敷,煤冰市场偏偏强运行
- ·本月心岸煤价呈现“W”走势
- ·“三伏天”后煤市若何走?
- ·摩拳擦掌进场,涨了,抄的是底吗?
- ·收运到港倒挂50元/吨 煤价暂无小大跌可能
- ·下温天气延早退去 煤商场团渐稳渐好
- ·“单碳”宽峻大用意宣告 多项涉煤尺度将勘误
- ·国家统计局:2023年5月上旬齐国煤冰价钱延绝上涨
- ·CCTD:能源煤市场再次呈现坚持形态
- ·CCTD日评:去世意双圆易以告竣不同定睹 市场交投趋于坚持
- ·闭于减速拷打2022年电煤中经暂开同补签换签相闭工做的报告布告
- ·CCTD:5月先抑后扬?
- ·CCTD:部份放阴,市场睹底了么?
- ·煤价上涨或者只是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