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新能源车主克服里程焦虑” 交通部副部长李扬:智慧交通还将进一步发力|聚焦博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王悦 博鳌报道
“从供给端来看,让新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车主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克服邮政网,程李扬以及世界级的焦虑交通交通进步聚焦港口群。中国无论是部副部长博鳌路网的规模还是高速铁路的规模都是世界第一,整个交通网约600万公里,智慧包括500多万公里的公路,10几万公里的铁路,还包括10几万公里的水运航道等。这么一个庞大的交通设施发展,背后离不开创新,无论是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高铁,还是国产C-919大飞机,以及正在试运行的600公里的磁悬浮高铁,都是我们自主创新的一张名片。”3月27日,交通部副部长李扬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一个亮点是,当前,交通领域越来越多的创新场景正引领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交通行业正站在转型与升级的关键节点。
据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斌介绍,当前,我国智慧交通方兴未艾,交通运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按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要求,智能化水平作为交通强国的一项重要指标,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加强建设。
在论坛上,李扬给出这样一组数据:从大家出行的需求来看,每天在中国跨城乡出行的人员约有1.6亿人,每天运送的货物大概有1.5亿吨,在城市里人出行每天有2.8亿人次,有1亿人乘坐公交车,8000人次乘坐地铁,还有1亿人打车。刚刚结束的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运,40天的春运时间跨区域流动84亿人次,这么大范围的人员和货物的流动,展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体量。
“支撑这么庞大的交通体系,需要铁路、公路、银行、邮政,包括海运融合,正是因为多种方式的融合,才能支撑这么庞大的出行需求和经济体量。”李扬表示。
目前,人工智能、高性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已在自动驾驶汽车、路网智慧管控、装配式建造、基础设施数字化、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应用等新领域初显成效,给交通运输领域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日前印发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实施“数据要素×交通运输”行动,包括提升多式联运效能、挖掘数据复用价值、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等方面内容,为智慧交通建设开启加速度。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提出,鼓励企业面向应用场景开展创新研发,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针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建设早期试验场景,引领未来技术迭代突破。
李斌表示,在智慧交通领域,仍然需要加强技术在场景创新中的应用,比如,进一步推动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枢纽等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成效明显、可复制推广的应用场景,推动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助力“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
在李扬看来,绿色是我们的底色,无论从海运还是车辆的电动化,甚至是民航。
当前,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加速渗透,不仅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换道超车的变革机遇,同时也推动着交通行业的转型升级。交通行业围绕绿色、数智、创新、融合这样的发展路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不过,李扬也表示,当前,我国绿色出行仍面临挑战,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大概每年700万辆,占全世界的60%以上,但充电桩、充电设施仍处于紧缺状态,因为电动车能源不足紧急救援的情况仍然常见,交通部正在推行相关工作。未来,要进一步增加充电桩、充电设施,让大家克服“里程焦虑”。
李斌则表示,推动整个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开辟交通运输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新动能新优势,将是重要一步。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相关文章:
- 又多“一道红线”!国资委发文严控央企担保,这三种情况严禁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品牌影响力报告为城市文旅发展、招商引资提供重要参考
- “十四五”节能减排划定目标:单位能耗5年下降13.5%,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
- 两大千亿龙头合作了!”猪王”“肉王”抱团取暖,牧原股份市值重回3000亿
- 1月猪肉价格下降逾40%,龙头猪企趁机扩产抢占市场
- 拥抱“元宇宙”,潮玩还可以这么玩!
- 周内环保龙头普遍下行,盈峰环境深耕新能源领域,江南水务领涨水务个股「环保周评榜」
- "猪茅"牧原股份去年净利预降超70%,股价却不降反升,进场的17万股民抄到底了吗?
- 环保板块内5只个股触及涨停,国林科技受多家投资机构关注,飞马国际“摘帽”就收关注函「环保周评榜」
- 猪周期见底?猪价攀上18元大关,生猪养殖进入盈利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