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人工智能利好政策“井喷”,数字经济驶入蓝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ChatGPT大模型技术拉开了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多地序幕,将引发经济、人工社会、智能政策文化等领域变革,利好蓝海有望推动人类社会迈进智能增强时代。数字驶入”在刚刚结束的经济中关村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对人工智能做出了高度评价。井喷
自ChatGPT落地后,人工智能的想象空间进入一个新纪元。从全球视角出发,不难看出,自2018年后,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加速状态。数据显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全球中位数开始超过平均水平。而从国别发展差距来看,国家间数字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近日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中国数字基础设施领域优势也不断增大,位列全球第三位。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数据流量快速增长,数据资源迅猛扩张,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数据资源大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而今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纷纷出台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这进一步加大了我国数字经济建设力度,为各地的数字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不仅如此,当前,中国正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数字经济合作,并与数字经济发展领先国家在细分领域展开数字经济合作。
按照预测,数字经济将成为未来国际合作的新领域和竞争赛道。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数字经济将在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市场和数字治理等方面进一步发力。
多地发力
对我国来说,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意义重大。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数字经济论坛上表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当前,工业数字化占产业数字化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数字化和工业数字化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同时,数字化投入的经济增长贡献度持续上升,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加速向数字化方向转型,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我国数字经济步入量质齐升的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为了抓住这一轮数字变革的浪潮,一线城市率先开启了政策闸门,短短两天,北京、上海和深圳相继发布关于支持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文件。
5月31日,深圳市印发《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统筹设立规模1000亿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加上去年出台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深圳构筑起“一条例、一方案、一清单、一基金群”的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以充足的算力、优质的产业生态和人才环境,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算力集群供给、增强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打造全域全时场景应用、强化数据和人才要素供给、保障措施六个方面,提出十八项具体举措。
5月30日,北京市发布了两项重磅政策促进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其中,《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持续保持10%以上增长,辐射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另一份《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则围绕算力、数据、模型、场景和监管五大方面,提出了21条具体措施。根据新政策,北京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而在此之前的5月25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等引导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广泛参与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明确表示支持民营企业广泛参与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延长新型基础设施项目贴息政策执行期限至2027年底,提供最高1.5个百分点的利息补贴。
不仅是三个一线城市同步发力,沿海省份也将目光聚焦到人工智能上,通过政策红利抢占人工智能的发展高地。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厉敏介绍,浙江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推进,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全国领先,2022年,浙江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50%,位居全国前列。今年,浙江提出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数字化改革,推动数字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人工智能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将撬动引导企业、市场等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变革。
仍需加强顶层设计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金融、零售、制造等诸多领域,站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我国数字经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王建伟介绍,当前,大数据技术研发、融合应用等重点项目攻关取得突破,持续激发数字企业发展活力。数据要素应用效能加速释放。数据流通交易服务平台快速涌现,大数据交易所建设扎实推进,公共数据专区建设持续探索,数据资产评估地方试点启动实施。
截至2023年3月底,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77.6%,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240个,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8100万台,基于平台的制造业新生态加速形成,数字产业化规模持续壮大。
天眼查数据也显示,截至目前,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273.1万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73.2万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增速近41.4%;其中,2023年1-5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23.2万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平均增速66.7%。
不过,在王一鸣看来,数字经济快速仍需加强顶层制度建设。
“为发挥我国数据规模和数据应用优势,推动数字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王一鸣表示。
他建议,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规则,逐步完善数据资源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基础制度。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培育数据交易市场。要创新数据产权制度,破解数据交易确权难问题。同时,要建立数据流通和交易制度,破解“不愿、不敢、不能”交易数据的问题。更好发挥市场发现价格的作用,完善数据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健全估值定价办法,不断扩大数据流通和交易规模。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环境保护)
- 2022年9月四川省煤冰价钱小幅回降
- 交通运输部:长三角车流量下降近65%,目前全国干线公路大动脉基本畅通|快讯
- 北京“五一”期间全市暂停堂食,提倡市民到店自取、回家做饭|快讯
- 超预期!5月工业数据由负转正|快讯
- 6月份重庆主力水电厂累计耗煤129.39万吨 同比降降20.64%
- 当大学生涯遭遇疫情:这三年的青春与学业
- 打破央企科技人员薪酬待遇“天花板”!国资委科改在行动,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年底平均达到5%以上
- 天津全市大筛报告17管20:1混管阳性,目前已确定4名无症状感染者|快讯
- 齐景体验看煤矿,明面多少多?
- 国企改革百米冲刺!稀土行业整合优势资源,北方稀土两家控股子公司吸收合并
- 当大学生涯遭遇疫情:这三年的青春与学业
- 机器又转起来了!5月经济触底反弹,工业生产率先修复
- 节前供需两强 节后煤价若何?
- 铁路货运快速回暖!5月发送货物3.4亿吨,创历史新高
- 刘峰:“单碳”目的下要细确去世谙“煤冰牢靠区间”
-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李兵弟:城乡地产收入相差10倍以上,应完善城乡融通的国家住房制度体系
- 最多可减6个月!央企带头减免房租,这些企业可率先受益
- 央企重组又有大动作!中国交建与中国建材资产置换,欲分拆子公司“借壳”上市
- 北边下温欲东山复原 煤冰市场何往何从?
- 北京“五一”期间全市暂停堂食,提倡市民到店自取、回家做饭|快讯
- 国庆已经到空调价钱战硝烟已经浓 开抢市场—万维家电网 views+
- 新能效标如时期空调厂家何往何从?—万维家电网 views+
- 空调维建闲 看斲丧案例 防斲丧陷阱—万维家电网 views+
- 变频空调被迫功能效国标本月正式施止—万维家电网 views+
- 能效降级为空调止业带去机缘与挑战—万维家电网 views+
- 空调尺度施止 直流变频足艺风骚新市场—万维家电网 views+
- 少虹空调室中机爆炸砸伤一陪计头部—万维家电网 views+
- 空调能效门槛不胜一提 中资诡计论紧锁—万维家电网 views+
- 国家尺度缺掉踪 空调铝代铜动做维艰—万维家电网 views+
- 有尺度出市场 变频空调咋顺应悲悼地位—万维家电网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