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集中”供地火爆引发楼市异动 重庆4月房价涨幅全国居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轰轰烈烈的幅全“两集中”供地大幕徐徐拉开,其对房价真正的两集中影响也逐渐显现。
5月17日,供地国居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4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火爆数据显示,引发异动月房70个城市中,楼市有62个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上涨,重庆3个城市持平,价涨5个城市价格下调。
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刚刚结束了一场火爆土拍的重庆,以1.4%的一手房涨幅、1.3%的二手房涨幅成为4月份全国房价上涨最多的城市。4月28-29日,重庆首次集中土拍,主城区46宗地块成交金额达超过635亿元,最高溢价率接近130%,平均溢价率也超过40%。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重庆过去两年平静了一波,所以潜在需求量很大。加之重庆本身房价绝对水平相对低于其他城市,在其他城市政策收紧的情况下,重庆市场更容易活跃。”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所以重庆这次上涨的本质其实和许多大城市的逻辑相似,是因为各类资金加快进入市场。”
土地过热引起房价异动
2月底,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自然资源部在22个城市推行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的“两集中”供地。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上述城市迎来了2021的首场“两集中”土拍。目前,北京、广州、杭州、重庆、无锡、沈阳、长春、天津、福州、青岛、深圳、杭州等12个城市已完成首批集中供地。
不过从结果来看,各个城市集中供地仍然呈现“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两极分化态势:重庆、杭州等地,不仅拍出了高总价,而且诞生了新的“地王”;长春、青岛等非热门城市的土拍明显遇冷,整体溢价率不高,部分地块还出现了流拍。
其中,此前楼市较为平静的重庆这次土拍尽显狂热,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2020年重庆土拍最高楼面价为1.4万/平米左右,此次集中供地中,原本房价较高的中央公园板块再次突破了天花板,有两块地单价超过1.5万/平米。
另一热门板块西永新拍出的7宗土地中出现了6宗“万元地”,本次土拍中溢价率最高的一块也出自这里。目前,该板块最高的楼面价已经超过了在售新盘的价格,“面粉贵过面包”的价格倒挂又将在这里上演。
土地的热潮带来了房价的异动。安居客数据显示,4月西永地区二手房均价10392元/平米,环比上涨2.77%,同3月份相比涨幅直接翻倍。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自2019年5月后,重庆一手房房价已经将近2年时间未突破过1%。
“部分城市的土地过热,会带来房价上涨的可能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记者表示。
“小阳春”能持续多久?
而从全国的数据看,一、二线城市成为4月楼市的绝对热点。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和0.5%,涨幅比上月均扩大0.1个百分点。
严跃进指出,虽然近期各大热点城市纷纷收紧了政策,但是从70个城市的数据看,部分政策相对宽松城市有炒作的现象,房价继续反弹。这也要求后续在既有调控基础上,对一些出现上涨苗头的城市做进一步的管控。从实际过程看,双集中供地下的高溢价现象也需要在第二季度积极给予关注,后续稳地价工作需要常抓不懈。
张大伟认为,从全国市场看,2021年小阳春已经出现,预计2021年上半年房价继续上涨的趋势依然持续,但越来越收紧加码的调控政策有望平稳市场。房价会继续放缓。一线城市有已经成为一季度房价上涨龙头,但包括深圳、上海这些上涨龙头开始强监管二手房价格、经营贷,后续市场有望逐渐平稳。整体看,3-4月份很可能是这一轮房价上涨的高峰期,随着住建部约谈多城市的加码调控,未来房价涨幅有望放缓。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相关文章:
- 看病更方便了!河北取消参保人员到京津跨省异地就医备案
- 一季度税费收入达79721亿元,全年减轻税费将超1.8万亿元
- 50天超百万人次出入境,广深港高铁加开跨境列车12.5对|快讯
- 超预期!猪价菜价拖累CPI回落至“1时代”
- 去年前11月国企实现营收超33万亿元,地方国资会议明确今年七大改革重点
- 生态环境部:2022年办理两会建议提案1294件, “双碳”连续两年成最受关注议题|快讯
- 税务总局:前2月房地产销售收入由负转正,3月增长17.9%|快讯
- 最新消息!4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全面取消异地就医备案|快讯
- 李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相比GDP老百姓更在乎身边具体事
- 代表委员谈减税降费:纾困解难,切实助企|聚焦2023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