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国际新闻网 > 量子物理
工业“碳达峰”目标来了!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加
国际新闻网2025-05-05 00:48:14【量子物理】8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该规划对于多个行业的碳排放指标、污染物排放、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等都做出了具体要求,贯彻了国家的‘1+N’发展理念。”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程阔 北京报道
12月3日,消费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比重在实现碳达峰目标上我国再落一子。增加
《规划》提出,碳达峰到2025年,工业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目标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年氧能源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任务方面,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1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4.8亿吨,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6%;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成。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表示,按照“聚焦1个行动、构建2大体系、推动6个转型、实施8大工程”做出了整体工作安排。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该规划对于多个行业的碳排放指标、污染物排放、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等都做出了具体要求,贯彻了国家的‘1+N’发展理念。”
随着《规划》的印发,市场反应强烈。截至12月3日收盘,受此影响电力板块增长3.22%,其中协鑫能科、华能国际、太阳能、上海电力、福能股份、中闽能源、粤电力A涨停,吉电股份、华电股份、文山电力等涨幅超6%。
推动重点行业碳达峰
工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工业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此前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列为“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要求工业领域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
针对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黄利斌在发布会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已联合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了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重点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后续将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流程陆续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被忽视”的碳排放大户——建材行业,制定了具体的“绿色低碳材料推广”行动方案。
此前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中,绿色建材产品也得到了关注。《方案》显示,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应用。
此次《规划》显示,将制定建材行业工业碳达峰路线图和工业降碳实施路径,发展绿色低碳材料,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减碳。将推广低碳胶凝、节能门窗、环保涂料、全铝家具等绿色建材和生活用品,发展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羟基烷酸、聚有机酸复合材料、椰油酰氨基酸等生物基材料。
在清洁生产改造工程方面,《规划》指出,实施水泥行业脱硫脱硝除尘超低排放、玻璃行业熔窑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余热利用(发电)“一体化”工艺技术和成套设备改造。
那么,为何建材行业被多次提及?“建筑行业一直是高耗能产业的代名词,能耗标准的降低事关人民幸福生活的福祉。”祁海珅指出。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4月份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其中,建材生产阶段和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分别占总量的55.2%和42.8%,又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8.3%和21.9%。
不仅在具体行动,推动数字技术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赋能是关键。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王孝洋表示,工信部将从夯实数据基础、加快数字化改造、培育应用场景三个方面,推动数字经济的新优势转化成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动能。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3060双碳目标下的各个行业,包括工业、能源、建筑、电力等,最关键的是要明确相应的‘碳效码’。”他表示,有没有低碳、负碳的生产方式可以运用到工业、建筑、施工等行业是关键的难点,要迅速地给出整个行业标准化的标准指引。
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但我国处于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的状态。
因此在《规划》中提出了加快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的重点任务。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工业用能结构,将节能降碳增效作为控制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措施,持续提升能源消费低碳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明确要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鼓励氢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应用。严格控制钢铁、煤化工、水泥等主要用煤行业煤炭消费,鼓励有条件地区新建、改扩建项目实行用煤减量替代。提升工业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在具备条件的行业和地区加快推广应用电窑炉、电锅炉、电动力设备。
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第一步是要提升工业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逐步使用风电光伏氢能等,减少煤炭比例的同时,逐步增大清洁能源的比例。此外,在深度脱碳的过程当中,部分地方使用其它清洁能源不方便,可以使用氢能来代替。”
为何要先提升电气化水平?林伯强进一步解释称:“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要面临着使用清洁能源所带来成本问题。这些行业耗能很高,并且工业增加值并不高,往往需要来控制成本来提高竞争力。如果清洁能源成本过高的话,它的竞争力就会下降。所以在考虑行业成本问题,先提升此类行业的电气化水平更为重要,逐步增加风电光伏的比例,往清洁能源靠拢,这是一个又一个过程,直接使用风电光伏等可能性不大。”
此外,《规划》还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重点用能行业的节能技术装备创新和应用,持续推进典型流程工业能量系统优化。推动工业窑炉、锅炉、电机、泵、风机、压缩机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的节能改造。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粗钢、水泥、乙烯等重点工业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4)
上一篇: 海中煤价涨82.2% 国内不到10%!
下一篇: 需供疲硬至澳洲下卡煤价钱回降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厦门今日启用“健康通行码” 手机即可申请
- 厦航恢复航班超1300航班 积极打通空中“大动脉”
- 定州中学获全国称号!
- 厦门餐饮业陆续营业 提倡顾客打包外带
- 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 这个社区的老人很暖心
- 定州一79岁老人“守校”近四十年,他只想守护着孩子!
- 厦航复工包机成都起航 175名返岗务工人员抵厦
- 李亲顾镇大召庄社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我市基层电子证明系统全面上线
- 我市全面开展燃气安全关键共性问题攻坚行动
- 2月20日起厦沙高速岩内隧道将封闭施工
- “无接触安心送”取餐柜 首批入驻厦门四家医院
- 省政协文史委到定州市调研文史资料工作
- 厦门翔安64吨新鲜胡萝卜驰援湖北黄冈
- 定州市第十一届青少年“阅·知·行”读书活动启动
- 近30℃!昨日厦门气温打破2月历史最高纪录
- 国家外汇局: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为32258亿美元
- 工人在组装经典产品
- 王快水库定州管理所对沙河灌渠渠道城区段进行清淤清障
- 厦门: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在地铁和BRT投入试用
- 我市开展燃气具和减压阀专项整治行动
- 厦沙高速岩内隧道单向封闭施工 持续至2021年3月
- 定州市持续擦亮“‘定’好办、‘州’到办”政务服务品牌
- 市交通运输局集中整治非法营运车辆
- 厦门服务业复工率已超75% 累计返岗人数28.4万人
- 抓好粮食生产收购全力保障能源供应
-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环卫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 杭州为快递小哥子女建起的幼儿园开园了!
- 厦门市思明区为快递从业者送上暖心关怀
- 两会好声音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
- “厦门招商地图”推出手机版 助力线上招商工作
- 助力疫情防控 厦门“其他垃圾”实现“全焚烧零填埋”
- 《定州市2022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
- 定州中学原创舞蹈将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 分秒必争!疫情下的光明保卫战!
- 厦大网上开课 397门次课程、1.4万人次上课
- 厦门:湖里警方破获一起以贩卖口罩实施诈骗案
- 我市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托起“一老一小”幸福生活
- 定州市3700多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清单管理
- 定州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49人
- 厦门莲岳路松柏路提升改造有望4月底完工
- 我市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34名
- 厦门:购买二手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可省下评估费
- 福建高校将错时开学学生分期分批返校 湖北籍学生暂不返校
- 祝贺!定州1个乡镇、16个村(社区)获评省级荣誉称号
- 厦门翔安:农贸市场经营者未戴口罩两次 将被清出市场
- 厦门同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获340公斤变质猪肉
- 瞧瞧北陶邱村,这事干得真不错!
- 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做好交通检疫工作
- 万众期盼!今天,这条路正式通车
- 8旬老人免费教授100余名孩子学习书法
- 爱心接力 厦门翔安又有64吨胡萝卜驰援湖北
- 增长8.7%!前两月外贸开局良好 全年表现可期
- 大鹿庄乡帅村供销便民生活超市
- 汇聚力量 厦门集美区志愿者筑牢防疫“第一道关卡”
- 定州西湖村:解锁乡村振兴的“幸福密码”
- 集美大学华晓春创作抗击疫情诗歌《我在武汉》
- 服务复工人员返厦 三个长途车站日前已恢复运营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桂香去世 生前曾赴日本参加证言集会